26.JPG  

 

從我們下榻飯店的City Hall站要到牛車水,必須先搭North Suoth Line(南北地鐵線)到Dhoby Ghaut站(多美歌), 再轉乘North East Line(東北地鐵線)到Chinatown站(牛車水).

23.JPG  

在此介紹一下,我們這幾天就是靠這本書新加坡玩全指南玩新加坡滴,出發前只在腦子裡勾勒了一個大致上的行程,其它就邊走邊看著辦了.

25.JPG  

這本書還挺好用的,該講的景點都有講到,交通方式也寫得蠻清楚的(是說新加坡的交通方式就那幾種,要不然搭taxi也不貴),推一下~ 然後除了這本書以外,偶爾還會用傻博士的iphone上網查一下附近有什麼吃的,上網的漫遊是在出發前幾天打電話到中華電信辦的優惠方案,有分成幾天吃到飽的方案跟一天多少錢但是有傳輸上限的方案,如果出國會使用手機上網的人,一定要先辦一下(只要打通電話請服務人員設定就好嚕),要不然漫遊回來收到帳單可能會嚇死你~

從Chinatown站走A出口出來後,就是熱鬧的Pagoda St.(寶塔街),如果要去買林志源肉乾的人,就照著指標走應該找得到.

2.JPG   

牛車水這個地方,早年有很多中國沿海居民渡海來討生活,1828年萊佛士便把這塊區域設定給華人. 後來移民越來越多,牛車水的範圍也持續拓展,成為現今新加坡占地最廣的歷史保留區,很值得一遊.

3.JPG  

(地鐵A出口的右手邊就是美珍香肉乾Bee Cheng Hiang)

至於這裡為什麼會叫牛車水呢? 是因為早期這裡的人都仰賴Spring St.的一口井,每天都要拉著牛車去這裡取水,這就是牛車水名稱的由來啦~

4.JPG   

這條熱鬧的寶塔街,兩旁都是shophouse(傳統店屋). 是當年萊佛士規畫都市藍圖時,為了方便管理而設計出的房型,門面狹窄,內部深長. shophouse的外觀融合了歐洲,中國及馬來特色,古典梁柱及法式百葉窗是採用歐洲風貌,大門前加一道半腰門是馬來典型,至於各種裝飾彩繪圖案則受中國影響,例如葫蘆蓮花圖樣,所以這裡的店屋又有中國巴洛克的美名喔!

27.JPG  

寶塔街兩旁店屋大多是賣些中國古玩紀念品,挺受西方人喜歡的,

6.JPG

甚至有把餔推車在賣冰淇淋,車上掛著小水桶跟椅子,真的讓人好懷念啊~

16.JPG  

來到這裡有很多人都推薦品嚐看看螃蟹,所以我們看到這家位於寶塔街Trengganu St.(丁加奴街)路口的店家時,也不免俗的來吃吃看~

8.JPG  

這家店的名字叫八道館魚蝦蟹,

7.JPG  

顧名思義就是有賣螃蟹啦,

28.JPG  

這家店很多外國遊客,

9.JPG  

店裡都是鮮豔的橘子桌子跟黃色椅子,頭頂的電風扇吹起來其實蠻涼爽的(可能是因為才3月的關係),

10.JPG  

我們點了一定要吃的螃蟹以外,還點了幾道菜,這時候也已經開始飢腸轆轆了,

11.JPG  

很多客人都有點的Tiger Beer,傻博士也點了一罐,

13.JPG  

然後是牛肉河粉,不過.....這不是我們的,是煮錯了的!

原本我們點菜時,服務的大姊特別向我們確認了是乾的還是溼的河粉,我們回答是乾的,結果送上來這盤,我們也沒懷疑,正想下箸前,大姊突然衝過來說,對不起炒錯了,妳們要的是乾的吼,馬上請廚房幫妳們重新炒一份,哈~還好我吃之前還花了點時間照相,要不然就吃下去了.....

15.JPG  

這才是我們的"乾"河粉,挺好吃的,很甜,哈哈~

14.JPG  

然後是小豆苗,跟台灣的吃起來差不多.

再來就是主菜螃蟹了,

12.JPG  

非常非常大一盤,而且醬超多的,完全淹沒了螃蟹,呵呵~ 這個螃蟹吃起來真的不會太好看,會弄得黏糊糊的滿手醬,可是,超好吃的啦!!!! 由其是那個醬汁,又甜又辣,有幾桌老外都一個人嗑一盤,外加點一份炸的酥脆的銀絲卷,用那個沾醬來吃,吃得津津有味滴,要不是我們已經點了河粉,大概就會加點一份銀絲卷了,真是惋惜啊 ~~ 這寶塔街的螃蟹+銀絲卷組合,真的大推喔,來這裡別忘了吃下一下!!

一頓酒足飯飽以後,我們繼續從丁加奴街散步到Smith St.(史密斯街). 這條史密斯街的由來是,英國殖民時期,萊佛士重視有各種手藝的工匠,不僅給予很好的待遇,身分地位很高,所以有很多鐵匠商人聚集在這條街上,所以這條街就叫Smith(鐵匠).

17.JPG  

史密斯街兩旁依舊是混血建築傳統店屋,再加上很中國味的紅燈籠,

18.JPG  

這一段到South Bridge Rd.前的史密斯街上,擺放了一整排桌子讓客人用餐,旁邊的18家攤販是經過新加坡旅遊局嚴選過才能在此營業的,可以在這裡品嘗道地的新加坡小吃,像是炒粿條,或是馬來小吃"囉惹",還有一些糖水甜食攤位等等.

沿著這排餐桌椅走到底,來到了South Bridge Rd.後左轉,就可以遇到馬里安曼興都廟(Sir Mariamman Temple),廟外面遊客非常多,很多人特地像我一樣跑到對街拍照,

21.JPG 

廟門入口的上方有一座立體樓塔,立體的印度神明雕像或坐或站,顏色鮮豔分明,非常細緻繁複,是標準的南印度廟建築風格. 這座廟是新加坡最老的興都廟(印度廟),裡面供奉的馬里安曼女神,是專門驅逐霍亂等傳染病的神祇,每年十月這裡都會舉辦盛大的蹈火節(Theemichi).

19.JPG  

這天很特別的是剛好有對印度新人結婚,不曉得是來舉行婚禮或是祈福,只看到兩輛開著超大聲音響,放著印度音樂的車子突然停在路邊,接著下來幾位衣著華麗的印度人,照片裡穿紅色長掛的就是新郎.

20.JPG  

因為我們那時候是第一次看到興都廟,不太確定可不可以進去,所以就只在外面拍照而已,後來查詢過後才知道入內參觀是免費的,如果要拍照攝影要另外收費.

不過這次經過興都廟的確在我心裡造成了某種震撼,那是一種不論是聲音,味道,衣著等等都不同的宗教習俗,不似日本的佛寺還跟我們有點相像,興都廟給我的感覺可能是畏懼多於好奇的,也因為如此才沒有入內參觀,不過隔天我們去小印度時,就克服了這層畏懼,參觀了另一間興都廟了!

22.JPG  

最後我們又從寶塔街散步回地鐵站,經過興都妙的側門,鐵門柵欄上的孔雀大象圖案非常華麗,慢慢地,我想我也漸漸愛上印度文化了.

旅行中最特別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,就是會在不經意之間改變了我們某個念頭或發現了某個想法. 有時候,我們並不明白什麼東西會使我們感到畏懼,可是有時候乍見某件事物時的陌生感覺真的會讓人寒毛都豎起來;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我們能接受的事物很寬廣,可是旅行中也可能碰到某種我們死都不願意塞進嘴裡的食物,那種徹底的讓你了解那的的確確是不同文化的感受,會讓自己一剎那看到自己的界線,看到自己的畏懼. 可是好玩的地方是,在異國文化中待了幾天後,那種新奇又陌生的恐懼也會漸漸消失,彷彿連皮膚都接受了那裡的空氣似地,我們對恐懼的事物也會麻痺了,這時候,改變的並不是當地,而是自己,是自己的心有所改變了....這就是旅行的目的之一吧!

 

   

arrow
arrow

    chen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